安徽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決策部署,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作,創新編制管理、強化師德師風、完善配套措施,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創新編制管理,在優化規模結構上做文章。實施編制周轉池制度,開設“編制銀行”,盤活全省教師編制存量,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構建“省級統籌、重點保障、動態調整、周轉使用”的工作機制。加大高校教師編制支持,“一校一策”加快配齊高校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全部達標,著力破解公辦幼兒園編制保障難題。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積極推行“縣管校聘”“無校籍管理”,在縣域內用好存量編制資源,按照“統一標準、崗位統籌、分類核定、職數統管”的原則,打破崗位資源校際壁壘,實行集中管理,統籌使用,讓教師從“學校人”轉變為“系統人”,促進教師交流輪崗,化解城鄉學校之間師資配置不均、流動不暢的問題。加大教師隊伍補充力度,杜絕有編不補、擠占挪用教師編制行為。大力實施公費師范生、定向培養鄉村教師計劃等專項,采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到崗退費等方式,為鄉村小學培養補充全科教師,近4年來累計補充鄉村小學教師2.8萬余名。
強化師德師風,在提升素質能力上做文章。扎實推進教師黨支部建設,實現省屬高校教師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嚴格招聘引進,把好教師隊伍入口,在教師選聘中注重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制定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實施細則、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等,開展“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作師德表率”“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和師德師風師能建設年等系列主題教育,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教研江淮行”等系列活動,著力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專業能力。將教師培訓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分層分類開展教師培訓,每年選派100名高中校長進行研修,遴選150名校長、教師到省內外優質學校進行培訓、掛職、跟崗研修。
完善配套措施,在保障地位待遇上做文章。持續提高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建立與財政轉移支付掛鉤機制,實行中小學教師與公務員獎勵補貼同等標準、同步考核、同步發放,全省投入超55億元。切實保障教師權益,持續優化中小學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對超結構比例嚴重的學校采取“退二進一”的辦法評聘,在鄉村連續任教30年的教師可不占崗位結構比例評聘相應職務。制定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清單,嚴格規范中小學幼兒園“進校園”活動。完善榮譽表彰體系,為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20年的教師分別發放榮譽證書。實施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程,自2018年以來,共建設周轉宿舍項目180余個,建筑面積達25.3萬平方米,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確保鄉村教師住有所居,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潛心育人。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